鲁巧高速公路项目--BIM+智慧工地应用案例
项目背景
鲁甸至巧家高速公路位于云南省滇东北地区,项目路线起于昭通市鲁甸县,止于昭通市巧家县,线全长71.30千米,桥隧比93.77%,设桥梁11620. 06m/47座,其中特大桥3737. 84m/5座,大桥7179. 37m/27座,中桥702. 85m/15座,设隧道55236. 96m/18座,其中特长隧道27417. 69m/6座, 长隧道15960. 31m/9座,中隧道1703. 5m/2座,短隧道隧道151.46m/1座,主线沿线设施主要有老店服务区1处,隧道管理所20处,桥梁管理所1处,收费站4处。
基建生产指挥调度管理平台应用总结
针对鲁巧高速项目建设特点,鲁巧高速项目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借助BIM+智慧工地系统辅助项目实现精细化管理。项目搭建应用指挥中心数据汇总平台,智慧工地指挥中心是集多业务管理的综合管理平台,将隧道监测、拌合站、梁场、安全管理、形象进度、视频监控等应用数据统一集成在同一平台展示,实现项目数据中心,通过GIS一张图看清项目全貌,对项目整体统筹管控;项目关键指标通过直观的图表形式呈现,智能识别项目风险并预警,问题追根溯源,帮助项目实现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为项目管理团队打造一个智能“战地指挥中心”。
智慧工地板块侧重于场站智能化和安全生产等运用,实现生产要素数字化,主要由以下几个子模块组成:
(一)远程指挥调度
远程指挥调度直达现场,信息传递0延误,总体管控效率提升30%;通过应用倾斜摄影+GIS+IOT技术,打造极致可视现场,配合施工现场指挥中心的数据分析平台,真正实现了远程指挥、远程调度,通过管理看板实现现场管理业务全覆盖。从传统的打电话或当面听口头汇报,转换为通过可视化管理平台了解现场施工进度、视频监控、安全管控信息及梁场、拌合站生产情况。业务数据可视化+现场实况可视化,一张页面能够获取各业务系统重点信息及现场实时情况。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时间减少,沟通和调度效率成倍提升。
(二)生产进度管理
参数化建模:建模效率提升10倍,节约BIM咨询费用30万元。项目全线线全长71.30千米,桥隧比93.77%,设桥梁11620. 06m/47座,其中特大桥3737. 84m/5座,大桥7179. 37m/27座,中桥702. 85m/15座,设隧道55236. 96m/18座,其中特长隧道27417. 69m/6座, 长隧道15960. 31m/9座,中隧道1703. 5m/2座,短隧道隧道151.46m/1座,利用参数化建模工具进行快速建模,实现常规模型的参数化建模功能,效率提升10倍;节省项目建模费用30多万元。
形象进度跟踪:通过移动端APP移动进度填报,进度与模型联动,实时反馈现场进展,随时随地关注施工进展结果,及时偏差预警,助力项目领导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同时形象进度周报、月报自动生成,一键导出,提升工作效率。
(三)可视化管控
通过BIM+GIS+IOT技术,可视化管理可直接远程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减少项目管理人员去现场检查次数,节约用车成本,实时,省事,省心。
智能视频监控:项目重点施工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在项目部实时可以查看现场施工情况,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抓拍现场不文明施工现象,现场实时AI检测未佩戴安全帽、周界入侵等3种安全隐患自动抓拍留痕并云端记录留证,7x24小时在线监管,提升项目安全管控效率,减少项目人员去现场检查次数,节约用车成本。
(四)施工现场安全管控
隧道安全监测:基建项目中对于隧道的安全管控是重点,鲁巧高速公路总承包部打造了一套全流程的隧道安全管控系统;
针对隧道有毒有害气体,采用了气体检测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员、机具和工程安全;
针对进入隧道的人员安全,采用隧道人员定位系统,通过高科技技术、定位基站与人员安全帽的定位卡实时交互数据,获取到人员的位置,可对洞内人员分布情况做到实时掌握,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位置跟踪管理,人员遇突发事情求助、进入危险区域告警信息;
为保证开挖和二衬安全施工的距离,通过布置在二衬台车、仰拱台车和开挖台车位置安装UWB参考点设备与安全步距仪主站,来进行超标预警。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项目部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体系,与数字化平台上安全智能板块的监控,对施工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这种“事前预防”、“事中管控”的方式杜绝了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对风险分级管控,选择确定项目的风险点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实现安全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过程点选完成,方便快捷,且自动生成各业务环节所需报表;在安全巡检中,实行一岗双责,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模式,安全员发现隐患时,及时用手机拍照或上传视频到安全管理系统APP内,发起整改隐患流程。发起后,系统会自动通知该责任区域负责人进行隐患整改,责任区域负责人在整改工作完成后,在系统中上传整改图片。发起人在系统中可以实时查看整改状态,确认整改完成后形成闭合。
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设备连接到云端进行管理,实时在线展示设备信息、监控信息、工况数据、运行状态、报警信息、作业人员信息等,帮助管理人员解决机械管理问题,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五)拌合站材料管理
拌合站的管理是项目材料成本核算的重要一环,鲁巧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对拌合站原材通过系统定期盘点,根据盘点单生成当期的原材盘库盈亏帐及原材节超核算账;及时、准确完成量差分析,为原材成本管控、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依据。实际生产耗料偏差监控半成品实际生产动态,防止盲目提标号、材料浪费,人为降标号、质量不达标;对项目部节本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智慧梁场管理
以BIM模型为核心,将梁场厂区管理、生产管理、台座管理、动态监测等信息进行数据整合,直观呈现梁场内施工情况,形象化的展示梁场内的施工情况,可将沟通成本降低50%。
鲁巧高速总承包部打造智慧梁场管理系统,对梁场生产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综合应用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BIM模型为核心,对梁场生产全过程的生产工艺、人材机、厂区管理、智能生产、动态监测以及文档资料、现场图片等信息进行融合和管理。
提供了包括制梁排产、制梁过程、运输吊装以及工序、人员、物料、设备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和现场安防监测等业务功能。可对数据进行自动汇总分析,通过三端和生产指挥大屏形象展示和便捷查看各类统计分析信息,实时掌握梁场生产现状,并可一键生成各类台账、统计报表。
系统以数据驱动管理,提供了生产计划分析优化、智能台座推荐等功能,可对生产计划、存梁数量、梁养护时长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生产计划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二次移梁次数减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