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聚势共赢!

智造建筑领域案例实践与协同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6月26日,由广东省项目管理协会智造建筑委员会主办的“智造建筑领域案例实践与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行,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索智能建筑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发展之道。

 

广东省项目管理协会智能建筑委员会主任郑松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正推动工程建设行业进行深层次变革,建筑智能化与AI技术创新应用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跨领域合作,助力行业同仁把握智能建筑发展新趋势,共同探索建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广东省项目管理协会智能建筑委员会郑松主任

 

广东省项目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戴晓伟在研讨会上指出,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正在重塑建筑行业生态。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打造一个集思想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对接于一体的专业平台,通过促进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与优势互补,为建筑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广东省项目管理协会戴晓伟副秘书长

 

本次研讨会围绕“数智赋能·聚势共赢”的前沿主题展开,聚焦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创新点及实际应用挑战。多位行业专家受邀进行了精彩的专题分享与深度探讨,为参会者带来了前沿的行业洞察与宝贵的实践经验。

 

 

 

01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建造

 

 

 

苏锦钿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广东省和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核心成员

广东省财政厅造价评审专家

 

苏锦钿教授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随着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及技术的飞速演进,AI正深度渗透建筑行业,从上游建材生产到中游施工流程优化,再到下游运营服务提升,全面赋能建筑全生命周期。预计到2034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突破277亿美元。然而,AI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仍面临数据壁垒、技术适应性及经济性等挑战,未来需向系统智能、自主决策及专业AI方向发展。

 

 

02
DeepSeek大模型如何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

 

 

 

庄承荣

永道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庄承荣总监分享了DeepSeek大模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他认为,针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海量文档处理、信息过载、沟通协作成本高、风险识别滞后等痛点,DeepSeek通过其五大核心能力——文本理解与生成、知识挖掘与问答、智能辅助、数据洞察及人机协作新范式,实现了高效解决。庄承荣总监及其技术团队基于DeepSeek+RAG+知识库构建的企业专属大模型已在可研智能审查、造价成果文件质量监测、智慧清标、合同对比分析等多个场景展现应用潜力,并通过机场安置区项目与政府代建单位项目监管平台的案例,展示了其在构建造价大数据、全过程投资管控方面的卓越成效。DeepSeek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工程项目管理正迈向更高效、智能的新时代。

 

 

03
EPC项目管理效益提升探讨

 

 

 

王倩倩

广东炫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倩倩副总经理深入探讨了EPC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核心特点、全周期管控重点、典型案例实践解析、当前实施痛点以及监理价值提升路径。她表示,在全周期管控中,设计阶段风险预控、采购施工协同管理以及合同履约动态监控是关键。然而,当前EPC项目实施面临参建各方不足、设计施工衔接矛盾及过程计量结算痛点等问题。为解决这些痛点,监理价值提升路径包括全过程技术赋能策略、风险管控前移机制及降本增效实现保障,旨在通过数智化监理等手段提升项目管理效益,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

 

 

04
以案说事——从调解的角度提出合同纠纷处理的建议

 

 

 

林玉茹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资深会员

广东省工程造价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广州市工程造价协会技术专家

 

林玉茹女士通过四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建设工程造价纠纷的主要类型及差异根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调解建议。她强调,在合同纠纷中,理解差异、工程量计算、计价依据执行、材料价格及合同约定等是争议焦点,建议通过明确变更洽商签证签字权限、区分技术签证与经济签证、加强风险识别与条款约定等措施,有效预防和解决造价纠纷,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行业各方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会议不仅促进了业界交流,更为推动智能建筑领域的创新发展与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行业迈向更加安全、高效、智慧的未来。

 

展望未来,广东省项目管理协会将继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积极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我们将组织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不断助力项目管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